22 December 2007

一張椅子的傳奇

─ 記巴黎傢俱設計展

文字及攝影 / 丁燕燕 (原文刊載於明報週刊12月15日號)

「Design contre Design」
展覽期至2008年1月7日
展覽地點︰Grand Palais, Paris
鳴謝︰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楔子
有這樣的一張椅子。它誕生於1924年的巴黎 ── 沒錯,就是那個巴黎人稱之為 Belle époque的美好年代。它的監護人是當年花都最著名的時裝設計師Jacques Doucet。它是獨一無二的,第一次展示於人前,是在劇院舞台中央。在Doucet家裡,它與畢卡索的名畫「阿維農姑娘」相伴了十數年。當畢氏的名作於1939年被紐約現代美術館購去後,它也於1974年進入了法國的裝飾藝術博物館。說的,是設計大師Pierre Legrain (1889 – 1929) 的「非洲椅子(Chaise africaine)」(圖一)。

這個冬天,我在巴黎大皇宮的傢俱設計展Design Contre Design中和它打了個照面。在它身上,我穩約看見現代藝術、傢俱設計及haute couture之間的微妙互動。為此,我找來了當代設計顧問兼展覽策劃人之一Benjamin Loyauté與我們談談三者的關係。

設計與藝術
Design 這個字字源上可解作「繪圖」,作為形容詞,則可解作「指定的、注定的」,滿有命運的意味。在傢俱設計上,簡單如一張椅子,很多時它們的下場在誕生前便已大致被決定了。於是,懷才不遇的椅子被放進我或你的家;幸運的被安置在名人會所、辦公室;還有一些椅子在設計師的構思過程中,已注定被收進博物館裡,因為它們不是簡單的「椅子」,而是「作品」。Loyauté一邊引著我走進展覽館一邊說︰「一件好的設計作品,應同時具備象徵性及實用價值。但我反對設計不等於藝術的說法。對我來說,設計師及藝術家都是創作人。」

椅子在現代傢俱設計上有著與眾不同的代表性。它的設計要配合使用者的身份與社會地位,要承受不同使用者的身形、體重及坐姿,要應付人體結構及生理健康的特殊要求,當然還要配合不同年代的不同美學與潮流。有些椅子因這些巧妙的結合而改寫了現代傢俱設計史。就如展廳中央Legrain的「非洲椅子」,在藝術革新上,它與畢卡索畫作中對非洲原始文化的探索是同出一轍;在物料上,設計師大膽地結合了木與獸皮於現代作品中。翻翻設計史,其他例子還有1925年Marcel Breuer為Kandinsky設計的「Wassily三號」便開創了管狀不銹鋼的支架結構。又例如Charles & Ray Eames 於1945年設計的了合板(plywood)椅子,以應付戰後社會對低成本傢俱的大量需求;而 Piero Gatti等於1968年首創的Sacco 豆袋椅,其千變萬化的不定形設計,便能配合任何人士的任何坐姿。這些富開創性的實驗作品,今天都成為了藝術品。

我提醒Loyauté,這座位為1900年巴黎世博而建的大皇宮亦是1925年的工業裝飾藝術大展的主要場地,它的建成就是工業設計及生產的興盛的象徵。設計與藝術之間,難道不存在工業生產及單一製作(unique piece)之別?「設計是形態及功能的結合,不存在生產的多寡之爭。如時裝設計師Karl Lagerfeld為Chanel設計haute couture,但他亦能為H&M創作低價的prêt-à-porter。一位設計師能考慮成本、效益等因素而創作大量生產的作品,同時他亦創作單一作品,以達到宣傳效果。」Loyauté 多年來遊走於傢俬及時裝設計之間,持著「藝術史學家」及「藝術評論家」兩張牌,他以既投入又抽離的身份角度參與當代設計發展。那麼,根據他的觀察,年輕的設計師怎樣才能突圍而出?「今天,很多有天份的設計師受雇於著名品牌,結果是他們的名子字被淹沒在名師之下。有一些設計師選擇在自己的工作室內創作單一作品,或叫signature piece交由畫廊代理,讓作品及自己的名字同時暴曝光。當然,這需要更多的自信及決心。」

Crossover – 時裝與傢俬設計
結合時裝與傢俱設計,Pierre Cardin可說是第一人。設計大師曾說︰「儘管我認為時裝設計比傢俱設計更具難度,但兩者在線條及物料上的探索是一致的。我以不同的角度及視點來研究傢俱,就如我研究有待裝身的人體般。」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見到模特兒身上的設計圖案原汁原味地轉化為一張茶幾的桌面花紋。但在比Pierre Cardin走更遠的,便要說Hussein Chalayan於2000年設計的「木桌裙子」。模特兒揭開茶几中間的蓋子,站在桌子中心,拉起螺旋設計的木條掛在身上,木桌旋即變成木裙。

在2005年的米蘭傢俱展上,時裝大師 Alexander McQueen 與設計師Tord Boontje合作製成了「Carrousel」系列(圖二),椅子變成一位華麗的女士,穿上了 haute couture。Loyauté說,「在時裝與傢俱之間,是身體。」然而,我們對身體的理解和演繹正隨著科技及醫學的進步而改變,這些改變又怎樣反映在時裝及傢俱設計上?Loyauté把我引到以「身體」為主題的第二展廳中,指出兩位設計師的作品為例說明。著名設計師 Marc Newson於1993年設計的Alufelt Chair (圖三),以女士內衣corset出發,全鋁金屬的設計摒棄了布料原有的輕柔感,冰冷而堅硬的外形讓大家想像那是已套在身體上的corset。身體在邏輯想像中,無形變為有形,又或者,椅子本身已變為了人體,這是在Newson作品中的常見的anthropomorphism (物件人體化)。他的另一 件作品「Lockheed Lounge」(圖四),是在飛機設計的影響下,犧牲舒適而追求純科技美感的作品。另一例子是Frank Tjepkema於2005年設計的XXL Chair(圖五),一層層脂肪狀的米袋堆在椅架上,是對減肥整容術的揶揄或是對越多越好的消費主義的批判?且看它腳上和臂膀上的美麗花卉紋身!

或者,由身體所引發的創意及對回歸母體的狂想於Atelier Van Lieshout去年的偉大作品「Womb House」(圖六)中體現得最淋漓盡致。這件由吊重機搬進展館的作品是一套設備齊全的家居,以人體結構作為設計基本,頭部是休閒的椅子,心臟是睡床,兩邊是廚房煮食設備,床接下是浴缸及洗手盆,緊接腸狀通道後的,厠所是也。如此超重量級的設計,世上只有一件,由巴黎Jousse畫廊代理。有人想收藏它嗎?




現代傢俱收藏
怎樣的傢俱才有收藏價值呢?Loyauté回答說︰「創意當然很重要,但這又要回到設計上的功能性及象徵性。一個值得收藏的作品,往往是象徵價值多於實用價值,這個象徵性又緊扣著社會及時代的變遷。」或者,設計收藏的自相矛盾就在它與生俱來的短暫的潮流特性及其又渴望進入歷史成為永恆的渴望?「這亦是它有趣的地方。傢俱收藏和藝術收藏的不同之處,在於一件傢俱在被使用後遺留下來的損耗是同樣是有價值的,因為它是歲月的見證。」

談收藏,不得不提Philippe Starck。第三個展廳「植物」中就有他的作品W.W. Stool (圖七),宛如初長幼芽般的青綠凳子帶著萬般嬌柔媚態,充份表現了九十年代soft design的影響,加上凳子表面物料的光滑柔順感,令人不禁伸手輕撫。在Starck對面的,是近年炙手可熱來自荷蘭的年輕團隊組合Droog Design。在「生態」展區中,便有Maarten Baas利用二手及剩餘物資製成的木椅及它那充滿睿智的名字 ── 「Treasure Chair (2005) 」(圖八)。另一件作品是被Tejo Remy捆綁起來的Chest of Drawers (1991),同樣表達了二十一世紀關注的環保問題及循回再利用的重要訊息。另一位大師Frank Gehry把紙皮的應用從建築構思轉移至傢俱設計,1987年的 Bubbles Canapé(圖九)將波紋紙皮的表現力發揮得生動有致。


我們走到展覽廳的出口,Loyauté說︰「設計師就是未來潮流的締造者。無論他選擇哪一條路,他的作品都必需然反映著一種迎向未來的當下精神。同時,他不可妄視過去,因為唯有在歷史參照中,我們才可預視未來。」我不禁回想起Legrain那結合原始與現代的非洲椅子,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它的確預示了一種更包容的文化態度。


策展人 Benjamin Loyauté :藝術評論家、當代設計藝術顧問、策展人。著作包括Pierre Cardin Evolution - Furniture and Design (2006, Flammarion) 及記錄片 Designers’ universe (Agence Loya-b, 2007).

11 December 2007

Magie Tag

被 Green Rabit tag 咗一輪,本來不想接,因為不想寫自己。對不起,我膽小,總怕暴露於人前。後來,因為是magie,所以接了這個tag。

規則:A. 被點到名字的要在自己的博客裏寫下自己的答案,然後去掉一個你最不喜歡的問題再加上一個你的問題,仍然組成20個問題,傳給其他8個人,列出其他 8個需要回答問題的人的名字,還要到這8個人的博客裏留言通知對方—-你被點名了,被點名者不得拒絕回答問題,完成遊戲的人將會永遠得到大家的祝福。

B. 這8個人要在自己的博客裏註明是從哪裏接到的,並且再傳給其他8個人,讓遊戲繼續下去,不得回傳。被點到名字的人將會得到大家的祝福,並且所有美好的願望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

1. 小時候的理想是什麼?
成為小說家。我還記得中二那年的某個早上,和我一起坐保母車返學的朋友akina問我「長大後要做甚麼」,我鼓起勇氣告訴她,「小說家」。後來為什麼當不成小說家?因為我以後再也沒有勇氣回答這個問題了。

2. 這輩子最快樂的是什麼事?
愛與被愛。

3. 你喜歡的顏色?
五顏六色。

4. 你會用什麼方法去愛一個人?
有「方法」的嗎?不就是由心裡發出的嗎?

5. 你最想去哪個地方?為什麼?
留在原地。因為這裡很好。

6. 最受不了自己哪個缺點?
沒有時間觀念。

7. 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你會怎麼辦?
哭濕枕頭。

8. 四季裡喜歡哪一季?
轉季的時候。

9. 五年內比較現實的目標是什麼?
建立事業。(好老土﹗我都知。)

10. 遇到這輩子最快樂的事情,最想立刻跟誰分享﹖
那一刻最想念的人。

11. 說出點你名的人的3個優點?
gr﹕樂觀、坦然、敏感。

12. 孤獨是什麼?
孤獨是身邊塞滿人,但沒有一個是你想擁抱的。

13. 喜歡什麼類型的人?
明白女人的人。

14. 你對你的近況滿意嗎?有什麼需要改變?
ok. 還可以更好。

15. 覺得自己會幾歲結婚、生孩子?
問題應該是「 覺得自己會結婚、生孩子嗎?」。可能吧。

16. 去過最美的地方是哪裡?
小時候住過的酒店房間,因為和家人在一起,還有街上的汽車聲,那感覺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17. 你吃過最好吃的是什麼?
忘記了。

18. 如果能讓你實現一個願望,會是什麼?
不要再失戀。

19. 喜歡怎樣的二人世界生活?
談不完的話題,一起成長。

20. 如果被喜歡的人拒絕,怎麼辦?
忘記他。

想把第15題去掉,改為﹕你會怎樣過單身的生活?
我liliansque一樣,太少blog友了,傳不下去。其他的,太有「個性」了,相信不會接的,到此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