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July 2007

長恨歌

近幾個月來,日以繼夜地衝衝衝,腦子裡塞進去的、芻出來的,全是法文。就連做夢,也是一串法文,在眼前飄也飄。

昨晚,本應是鍵盤「叺叺」響的時候,我郤從書架上抽出了王安憶的《長恨歌》。讀著讀著,讀出了一泡眼淚。清晨六時,在夢裡問自己︰「怎麼康明遜不來了?」

是呀﹗怎麼康明遜不來了?真是個懦弱的男人﹗

「上海的幾點幾線的光,全是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幾十年。這東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鋪陳開,一鋪便是幾十年。」-- (這裡只用了兩動詞︰「托」和「鋪」,但整個意象立即形像化。而一托一鋪,把那歷史的霉味全翻出來了。)

「平安里這種地方,是城市的沟縫,藏著一些斷枝醉節的人生。他好像看見王琦瑤身後有綽約的光與色,海市唇樓一般,而眼前的她,郤幾乎是庵堂青燈的景象。」 -- (王安憶的「比喻」手法與張愛玲不相伯仲。我想像著,當作者看見庵堂青燈的時候,她已感到那燈般落寞的命運。這是作家敏感細膩的一面,亦是成敗要素之一。)

「王琦瑤是比他的二媽聰敏一百倍,也堅定一百倍,使他處處遇到難題。可王琦瑤的聰敏與堅定郤更激起他的憐惜,他深知聰敏和堅定全來自孤立無援的處境,是自我保護和爭取,其實是更絕望的。」 -- (最妙最徹底的,是「絕望」二字。女作家筆下的男人,都比現實中敏感可愛,真的有男人會這麼想的嗎?還是到底我不了解男人這東西?﹗)

「這種人生是螺螄殼的,還是井底之蛙式的。它不看遠,只看近,把時間掰開揉碎了過的,是可以把短暫的人生延長。」-- (或許當我們不能掌控計劃未來,我們的人生已是「斷枝醉節」了。今天拾到一段,也就只有過這一段。但「揉碎」了,就不能再糊合起來。)

「王琦瑤和康明遜的問與答,就像是捉迷藏。捉的只是一門心思去捉,藏的郤有兩重心,又是怕捉,又是怕不來捉,於是又要逃又要招惹的。」 -- (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但作者把它說得如此好玩而透徹,彷彿過程中的那些焦慮、忐忑和挫折感都變成享受。)

「眼前的快樂其實是要以將來作抵押,將來又是要過去來作抵,人生真是連成一串的鎖鏈,想獨取一環談何容易。」-- (又一絕佳比喻,而我們往往只想獨取一環,因為我們都是貪心、任性、不負責的小孩﹗)

3 comments:

dreamhunter said...

一位不愛讀字的老朋友看了「部落格的日子」一文後,自行對號入座。然後問,一個不愛讀字的「文盲」,怎樣可培養習慣閱讀的習慣?我對她說,把你的希望留給下一代吧。我認為我們都是「老餅成年人」了,很難現在才培養閱讀的嗜好。(如果大家有其他好建議的話,請不要吝嗇﹗)

於是,我再一次拿來王安憶的文章,嘗試說出我認為文字的美妙和窩心的地方。

Dilly Dally said...

妳也太殘酷了, 閱讀應該是沒有年齡界限吧!

如果這個時候已經不能培養出新的嗜好的時候, 我的下半生不知怎過!

行文如其人, 要文字窩心, 真的學習不來

dreamhunter said...

我認為,其他的嗜好都比閱讀容易堷養,因為閱讀應是一種習慣多於嗜好。沒有這個習慣的人,亦沒有耐性去完成一本書,對他們來說,過程並不享受。所以,從小就要養成讀書的習慣。我大部份朋友都是電視機養大的,寫閱讀報告是苦差,家裡會有書櫃,放的,亦只是與職業有關的工具書,但他們都是最高人工的金融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