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丁燕燕
原文刊載於香港經濟日報2010年5月13日
引子
攝影技術發明至今已將近二百年,但「化學品」及「複制性」兩張標籤使攝影長期滯留於藝術邊緣,價格亦一直受打壓。然而,攝影作為一種新的藝術投資手段,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今年ARTHK便有數家攝影畫廊參展,如倫敦的Michael Hoppen畫廊及巴黎的Paris-Beijing畫廊等。
攝影作品的收藏價值
攝影在收藏中被分為兩大門類。第一類為經典攝影,這些作品的收藏價值在於它們所具備的歷史義意。攝影是一種能使人們較為客觀地回眸逝去時光的一個主要手段,早期傑出的攝影師在作品中顯示了他們卓越的才能,留下無數攝影史中的傑作,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影像傳統和風格流派。這些作品經受了去年金融危機的考驗,表現相當穩健︰風暴前價格不算高得離譜的精美照片,目前的調整也相對有限。Michael Hoppen畫廊今年特意挑選一系列經典作品參加香港藝術展,他表示,亞洲收藏家需要認識更多早期藝術攝影作品。
另一類攝影作品則是我們所指的當代攝影,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傳統攝影藝術的發展軌跡,而進入一個更開放、更自由、更多樣化的局面,從藝術創作和學術思想上,真正被引入了當代藝術最前沿的地帶。中國攝影發展遠較西方遲,我們是繞過經典攝影而直接進入西方義意上的當代攝影。早期的中國當代攝影是單純的記錄、紀實,作為行為藝術的紀錄等。九十年代後期才出現「觀念攝影」,並發展為今天多樣化的觀念藝術表達形式,逐漸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上,亦被算進了當代藝術品。自八十年代開始,遍及歐美和亞洲的攝影熱大大地助長了攝影市場和收藏的繁榮。然而,這一股熱潮在金融風暴中成為價格最需要調整的一塊之一。
攝影作品收藏史
攝影作品進入藝術市場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事。紐約的Witkin Gallery是首家代理黑白攝影作品的正規畫廊,同期攝影作品亦進入Christie’s 及Sotheby’s兩大拍賣公司 ,高價的也不過二、三千美元。九十年代之後,價格才達到十萬元美金以上。金融高峰期,Richard Prince的作品Cowboy (1989)以124萬美元成交,創下首張百萬美元攝影作品紀錄。目前具有百萬美元身價的攝影藝術家還有Man Ray、Cindy Sherman、Thomas Struth、Andreas Gursky等。
西方當代攝影作品做為收藏項目基本上已經營了四十年,所有的市場規則都已發展成熟。反觀,攝影收藏在中港台三地雖緩步成長中,但是收藏人口還是有限,尚未創造出有利的市場規模,究其因,是因為攝影材質本身的保存方式、環境條件、技術條件,以及華人買家的收藏習慣等,使得買家仍然多有疑慮。目前,中國當代攝影價格最高的還是王慶松的作品,此外洪磊、韓磊、榮榮和映裡、翁奮、繆曉春、王勁松、崔岫聞等人都在拍賣市場上有不錯的表現,作品多在一萬至七萬美元之間。
收藏入門知識
說到收藏入門,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是買畫作不是比相片更有意思嗎?因為畫作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是畫家的「手作」。具備三十多年收藏及代理經驗的Michael Hoppen說︰「進入21世紀人們已經不太注重各種媒介傳統的規定性,而是將各種媒介平等地視為為當代藝術服務的技術手段。這種傾向使得人們已經不會計較攝影作品中藝術家手工勞動的多少,以及稀缺性和唯一性等因素,而是專注於他們新穎、大膽和獨特的創造。」在這種意義上,攝影作品更多地得到西方發達國家新一代收藏者的青睞,以此顯示他們新穎的思想和領先潮流的品位。
除了美感與品位的相通外,決定掏腰包買下心頭之好前,還有需要掌握入門知識。一般攝影作品都有兩種或三種尺寸,同時規定版數於二十個之內。專業攝影作品的材料和技術規定性很強,如傳統黑白照片要求為銀鹽紙基工藝,可保存二百年,彩色照片則採用染料著色,保存年限約一百年。攝影作品一般要求採用無酸的博物館卡板裝裱,木框也要經過無酸處理。為了延長保存壽命,最好採用防紫外線的玻璃,避免短時間內環境的溫、濕度變化過大,盡量避免日光、灰塵及與化學物質的接觸。Michael Hoppen提醒年輕的收藏家,記緊要找一家專業而值得信賴的代理合作,以保障收藏的質素和售後服務。
CAPTION:
1. Henri Cartier-Bresson的經典黑白作品「Rue Mouffetard」(1954), Michael Hoppen 畫廊帶來的是珍貴的vintage print。
2. Man Ray攝於1936年的「Mathematical Objects」系列。
3. 日本年輕藝術家Sohei Nishino攝影加拼貼的當代作品「香港」(2010)。
4. 時尚攝影經典大師之一Tim Walker的作品「The Dress Lamp Tree」(2002)。
5. 時裝界經典中的經典為Richard Avedon,這幀為Dior拍攝的「Dovima with Elephants」(1955)已成為持裝攝影的完美指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