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January 2009

Jean-Michel Basquiat


圖片提供 / 羅馬Palazzo Ruspoli Fondazione Memmo

文字 / 丁燕燕

可能大家對Jean-Michel Basquiat這個名字感陌生,但如果說,他就是《輕狂歲月》(Julian Schnabel, 1996)這部電影裡的傳奇人物,大家可能有點印象,甚至記得他就是安迪˙沃霍爾的忘年之交;又如果說,大家曾經參觀過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話,那很可能有看過他的作品,甚至記得一幅塗鴉作品掛上了一千萬美金的價錢牌。

1960年出生於紐約的Basquiat,是塗鴉藝術家的佼佼者,十六歲離家出走後就在紐約的車站、街頭、商店、公園等畫上一個又一個的自畫像或,常常配以富哲學味道的字句,便以SAMO (same old shit)簽署。很快地,Basquiat的塗鴉作品受到了媒體的注意,後來並進入畫廊展出。才二十歲就在時代廣場舉行個展,二十二歲就被選進藝術殿堂「第七届文件展」,成為最年輕的藝術家,而他的作品旋即成為追奉對象,價格直線上揚。Basquiat的作品以自身出發,抒發生活的零碎、壓抑、不安和脆弱,而這些情緒全來自他的黑人身份和他成長路上遇到種種歧視、不公和無奈。在他的作品中,一個孤獨的黑影成為了自我寫照,徘徊於存在、不存在之間。當月亮變成黑色時,它的光芒也就不可能照亮我的生命,生命就是一個黑影。Basquiat說,每一個線條都有它的意義。他的作品中充斥著密碼般的神秘符號和計算;看似無聊的線條,有時就把神秘的世界和黑影的具體世界連繫起來。

藝術上的成功未能給Basquiat帶來身份上認同,他抛不開身份被操作、被利用而成功的悲情心態,他以毒品麻醉自己,最後賠上年輕的生命。Basquiat逝世時只有二十八歲,但留下了豐富的創作,並成為了bad art 的代表。

Jean-Michel Basquiat

Palazzo Ruspoli Fondazione Memmo

展覽至2009年2月1日

Nathalie Rykiel 與Coca Cola

設計總有玩不完的綽頭,一個小小的球鞋面足夠讓「創意」兩個字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個25毫升的汽水罐可以成為收藏的對象。可口可樂的紅色水樽形象深入民心,但相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新意思,搞搞商業綽頭。前科是由著名意大利設計師Cavalli精心製做的Coca Cola light 罐身,只在意大利發售。三年後,由法國時裝設計師Nathalie Rykiel (没錯,即Sonia Rykiel的女兒兼此家族品牌的新掌舵人)操刀,為Coca Cola light換上新裝。Nathalie Rykiel採用經典招牌色系條紋設計,傳統的鋁質汽水罐變形了偏平了的鋁質樽裝,同時誇張了樽身的曲線,強化時裝感的同時增添了女性的嫵媚嬌柔。同樣,Rykiel的設計只在法國有售,一月份先於超市Monoprix及La Grande Epicerie推出簡單版樽裝汽水,每樽1.25歐羅。二月起,則於著名的概念商店 Colette首推配有水晶及禮品盒的精裝收藏版,每盒60歐羅。

You remember Cavalli’s Coca Cola light? Since that line had an Italian exclusivity, now’s France who’ll be having an exclusive Coca Cola light starting January. Dressed up by Nathalie Rykiel (oh, yes, that stands for Sonia Rykiel’s daughter!) in a happy attire, the new Coca Cola Light is made in aluminum and costs 1,25 euro chez Monoprix or La Grande Epicerie. The collateral fashion – the same bottle, crystal studded, will be sold chez Colette; a bag with the same joyful print, maybe chez Colette too. The ad campaign “Vivez light by Nathalie Rykiel” will be aired from February 2009.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Cavalli or Rykiel?

14 January 2009

數碼學校

四平八穩的黑板變成靈活互動的白板;粉筆粉刷已完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感應筆及一個鍵盤;沉重書包變成了一部輕小的筆記本電腦;書桌不再被同桌同學畫上楚河漢界,因為它可伸可縮,而且沒有了同桌,只有小組組員;課室是150平方米的寬闊空間,三十台電腦任君選用;全校園都是無線網絡覆蓋,隨時隨地上網查資料;上語文聆聽課,一人一部Ipod;校園推行「無紙張」的綠色生活理念。這不是某某科技大學的介紹而是一間初中學校的新校舍。

由俗稱「大巴黎」(Ile de France)省政府斥資一千一百萬歐羅興建的高科技數位中學於去年十二月在巴黎近郊Goussainville正式開幕,取名Collège Georges Charpak de Goussainville,以表揚諾貝爾奬得主物理學家Georges Charpak的成就及貢獻。Goussainville位於巴黎市北面,因鄰近戴高樂機場之利,近年漸漸躍升為尖端科技的新試點,成為日本富士集團的大本營。新校舍的建成,取了引證省政府的發展方向外,同時亦為打破城、郊的傳統區別與對立。Goussainville是一直是社會較低下層的家庭居住的區段,辦學成效欠理想。選擇在這裡創辦這所「二十一世紀新學校」的其一目的是同時試驗以富創意的教學手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任教地理科的老師指出,新科技能以更豐富的視覺元素加深學生的記憶,大大提升學習興趣,同時新的教學模式以鼓勵學生自發學習為理念,透過搜集、整合及探究相關課題,課堂將由學生「當家作主」,老師扮演輔助角色。Collège Georges Charpak的成功,將為大巴黎省內增添多所數位校園。

Georges Charpak de Goussainville

Avenue Pierre de Coubertin

Goussainville

6 January 2009

保育與革新 – 有關Hotel Lambert的爭議


原文刊載於「明日風尚」一月號


位於巴黎塞納河中央聖路易島Quai d’Anjou 1號的私人別墅Hotel Lambert最近成為傳媒焦點。這座建於1644年的大宅被譽為「世界之最」,它是最美的首都裡最美的私人別墅;座落於聖路易島末端的特殊地理位置;由十七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師Louis Le Vau設計;曾入住的名人眾多,如蕭邦、George Sand、Michèle Morgan、Mona von Bismarck女公爵等;二十世紀後期,它是法國最富裕的家族之一Rothschild的府第;2007年,卡達酋長Sheikh 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以八千萬歐羅高價購入,作為其巴黎別墅。

最近,王子計劃注資一千三百萬歐羅改裝別墅。計劃中的改建項目包括增設四部電梯、二十間獨立浴室、全面空調化、在私家花園加建地底停車場、於面向塞納河的弧形外牆增設出車閘口,加建一地下密室 – 恆溫泳池。計劃初步獲得文化部長Christine Albanel的正面回覆,但巴黎市長Bertrand Delanoe郤阻止修葺工程。他指出,這座三層高的別墅是路易十三世時代遺留下來的唯一私人物業,市政府必須保護它的原貌。他說,建築物的弧形外牆是其精湛、獨特的風格,要把它改為車閘是「不可接受」的。反對人士稱計劃為「占士邦式奢華」,並質疑其必須性,因別墅已具備三部電梯及十二間浴室。負責改建工程的建築師Alain Charles Perrot表示建築物長期失修,正急需全面翻新。如今有人願意支付龐大修葺費,他對反對聲音感到驚訝。

這場爭辯中,建築物的內部裝修涉及歷史文物條例,故由國家文化部定論。但停車場及車閘則屬巴黎市建局批核,而巴黎市長有權禁止所有抵觸城市建築條例的計劃,固此演變為國家與城市在文物保育上的分歧和爭論。但批與不批還有其他政治因素,執政政府UMP (人民運動聯盟)批準卡達酋長的修葺計劃有利國家外交發展,但社會黨的巴黎市長既不可為其他同類修葺工程開先例,同時為下屆大選爭選票。

5 January 2009

新年願望 -- 人人有屋住


2009巴黎公屋計劃

去年«La Vie» 及 «l'Humanité» 雜誌公佈調查報告,指48%的法國人擔心自己有朝一日會變成流浪漢,35 - 49歲的活動人口組別,數據更高達62%。而肯定自己不會淪為露宿者的,只有17%。巴黎的房屋價格持續上升,而這座首都的居民一直以租賃房屋為主,租金上揚,房屋問題日漸嚴重。

兩年前法國政府公佈立法保障露宿者,「有個瓦遮頭」是人的基本權利,國家將負起這個責任,讓「家」和教育和醫療一樣,成為每個法國人的平等福利和基本保障,並計劃於2014年前增設共四萬個單位。坐言起行,市政府於2008年為巴黎人提供了六千個房屋單位,並計劃於2009年撥款五億三千萬歐羅以增設六千六百個公屋單位。目前,全巴黎人口中約有百分七十二合資格申請公屋,公屋配置約三分二為家庭單位,其餘為學生、研究員、年輕就業人士、殘障及年老人士等。

這些新設的公屋樓宇主要集中於小巴黎東部的十、十一及十九區,西部的傳統富裕區如十六區則罕有單位提供。除了選址新建住宅樓宇後,主要的新建公屋樓宇是透過修葺、改建,並環保為原則,約有三千多個單位屬於此類型。去年通過的改變樓宇用途法律更大大加速了安置計劃,如位於十區Rue La Fayette 209號至213號的辦公樓房,於短短兩個月改裝為七十二個住宅單位。除了提供公屋外,政府的另一舒緩住宅問題措施,便是改善大巴黎市郊的基建設施,鼓勵巴黎人遷居市郊。

3 January 2009

Juliette Binoche – 無懼挑戰

文字︰丁燕燕
圖片提供︰© Culturesfrance / Juliette Binoche

「甚麼是真愛?」

對一個影子的迷戀、命運的驅使,叫一個年輕女孩在深夜裡跟蹤素未謀面的男子,情不自禁地愛上他。有情人終成眷屬,然而戀愛的喜悅與甜蜜終究不敵生活的平淡與磨擦,是分開還是妥協?改變自己還是改變對方?是否唯有放棄對「天長地久」的追求才能得到愛情?戀愛本身或許就是一場感情賭博,把自己放逐到最危險的地方,細味紛亂的情緒變奏,迷失在愛恨交集裡,這總是我們想像中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在這一場虛耗心力的遊戲中,我們既深愛著對方郤要與他/她力角,我們往往把問題歸咎對方,因為「他/她有一個心結」。我們試圖去跨越那堵牆,但唯有獨自在牆底哭泣時,才明白「牆」來自自己而非對方。

這是法國多才多藝女影星Juliette Binoche和英國著名編舞家Akram Khan舞台上的愛情故事 – 簡單、直接、平凡而熟悉。正於巴黎市劇院 (Theatre de la Ville)上演的舞蹈劇場In-I是兩位藝術家的首次合作成果,他們以「勇敢」及「新挑選」來形容這次合作。這是Binoche首次在觀眾面前跳舞,也是Khan第一次在舞台上講台詞。Binoche說︰「我不是舞者,我想以我作為演員的經驗和局限,來發掘以動作、身體作為表達工具的可能性。」Khan鼓勵Binoche嚐試形體訓練,尋找一種她不熟悉的舞台語言。Binoche接受挑戰,把自己放在最不安全的位置,在公眾的注視下開拓、證實自己作為一位藝術家的多種可能。舞台上的Binoche一點也不落後於Khan。Khan的舞蹈向以乾淨利落、奔放流麗的速度感見稱,而Binoche以她本身的靈活、跳脫及角色要求的豪邁、爽朗來配合Khan的風格。Khan的編舞尤其值得讚賞,他能在專業的舞蹈詞彙和生活化的即興動作中取得平衡,既能發揮Binoche的專長又不失他作為當今舞壇炙手新星的專業水準。

「希臘人有十四個字來形容愛的方式,你敢嚐試多少種?」


Binoche從影二十五年來演繹過角色無數,每次投入一個新角色都彷如經歷一段戀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86)中純真執著、追求專一愛情的Tereza;《新橋之戀》(1991)中絕望時經驗狂野而絕美的愛情故事的Michèle;《藍》(1993)中抑鬱而悲情、勇敢地走出婚姻殘存的陰霾的Julie;《English Patient》(1996)中在現實及幻想、天真與厭世中拉扯的Hana;以至最近《Paris》(2008) 中嚐試接受新感情、新生活的中年失婚婦女Elise等。可能是受了她的雕塑家、導演父親的影響,Binoche除了愛演戲,還喜歡繪畫。她為她演釋過的角色繪畫「自畫像」,亦為每一位合作過的導演繪畫人像。作品以水彩及油畫為主,線條簡單而生動,捕捉導演工作時的神態及藝術家對角色的理解與想像。共七十多件作品於Binoche從影銀禧年的慶祝活動中展出,題為Portraits in-Eyes,導演的繪像與角色自畫像為一組合,並列展出。繪畫作品更配合Binoche的詩作輯印成書,由Culturesfrance及Editions Places des victoires共同出版。


這次的展覽及舞蹈演出更有另一挑戰,節目九月初於倫敦揭幕,三個月來於歐洲巡迴演出,為法國作為2008歐盟主席國的活動之一。而在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的贊助下,節目將於明年一月起作世界巡迴演出,將先後於加拿大、悉尼、香港、東京、北京、上海及紐約公開演出。

圖片說明︰
圖一︰In-I, Juliette Binoche 及 Akram Khan (國家劇院),攝影Tristram Kenton
圖二︰Juliette Binoche (攝影Brigitte Lacombe pour Lancôme International)
圖三︰Juliette Binoche繪畫︰The English Patient (1997)導演Anthony Minghella
圖四︰Juliette Binoche繪畫︰The English Patient (1997)角色Hana
圖五︰Juliette Binoche繪畫集《Portraits in-Eyes》,由Culturesfrance及Editions Place des Victoires共同出版。© Culturesfrance / Place des Victoires / Juliette Bino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