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September 2006

歐洲文物古蹟日

Les jours europeens du patrimoin
16 - 17 September 2006

Photo courtesy: Le Senat (France), de Anndou, Henri Ng, HKSAR

這兩天正是第二十三届的歐洲文物古蹟日,就如殖民時代的一年一度港督府開放日,大家可以去那裡看杜鵑花。開放古物古蹟免費給市民參觀當然就是主要節目,大教堂、古堡、花園、劇院,平日嚴密監護的政治機構,如國會大樓、參議院、總統府、首相府等都開放,部份還安排了精彩的助慶表演或音樂會。

這麼熱烈的日子,令我想起一個問題,法國政府投放在維修和保護這些歷史建築上的資源究竟有多少?

以2006年計,法國在2840億歐元的國家財政預算中,文化發展佔28億歐元,約1%。若以現時法國總人口6200萬人計,平均個人享得450歐元的文化資源。掌管這28億的文化局又將資源分為三大部份,古物古蹟 (patrimoine)佔8億、藝術創作 (creation artistique) 佔9億、藝術教育和普及 (democratization d'art)佔4.5億。

Patrimoine (文化遺產) 這個字在法文中意義甚廣,近年,在資源分配等問題上更衍生出多層定義。在文化局的界定下,它包括所有被立法監護的一級古蹟,如古堡、皇宮、博物館、政府機關、廣場、公園、教堂、大學、劇院、橋、紀念碑、考古遺蹟等;申請成為古蹟的、具有歷史意義或藝術價值的公共或私人 / 商業建築,如工廠、名人故居、商店、餐廳、戲劇、火車站;甚至是「可移動」的古物,如渡輪、火車等。

古物古蹟的8億歐元資源主要用於博物館和文物古蹟的維修上。2006年的公立博物館享用總資源有3.75億,其中二千一百萬為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發展伊斯蘭藝術專館用途。用於古建築物的維修和保護則約為3億。法國有86間大教堂為國家保護建築物,今年例入重點維修的,就有20間,共批款三千六百萬歐元的維護費用。另外,文獻維修及保存佔三千四百萬歐元、書籍及語言學文獻佔1.2億,電影文物佔四千萬歐元。而在開放日的前夕,首相Dominique de Villepin 又公佈,政府將再加碼注資七千萬歐元用作今年季尾的古物保護資金,以順利完成各項教堂維修工作。

看見人家如持大手筆保護歷史文物,不期然讓我想起那個就快被拆掉的天星碼頭和碼頭上那個比利士送贈的機械鐘樓。香港政府真的是眼裡容不下一粒沙,目光淺窄而毫無歷史感。他們的歷史責任便是把舊的拆掉,再還你一個仿古的,就如將你的頭髮鏟掉,再給你一頂「美源」牌假髮﹗真是匪夷所思﹗

將拆的天星碼頭 (左)

「仿古」愛德華時代建築的新碼頭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