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藝術地圖》二零零五年六月號
《像我這樣的一個城市》今屆藝術節的另一委約節目,並由「以文本為主導」的7A班戲劇組創作。故事以西西於1975年創作的《我城》出發,發展出四個「真實寓言」中篇劇目,分為兩部演出:盼望篇的《地道孤客》〈王敏豪編導〉及《天橋上的美人@魚》〈譚孔文編導〉、懷念篇的《搬﹗搬﹗搬﹗飛馳於過去未來的密斗貨車》〈一休編導〉、《懸浮在空中的夢》〈陳正君編導〉。西西以活潑跳脫的文字描繪出三十年後(即今天)的「我城」,這個「我城」雖不是天下樂土,但「我城」的人是樂觀、健康、快樂的。「我城」指的是香港,亦是世界上各個正走向〈後〉現代化的城市。書寫的背景是七十年代的香港,一個「火紅的年代」。社運、工運每天如是,政治的紛擾,法治制度的漏洞,自主空間的委靡,雖然經濟開始轉好,但人人節衣縮食……對於七、八字頭的觀眾,這些現象是否很熟悉?但熟悉的是表面現象,陌生的是背後的樂觀、自信和勇氣。看罷「像」劇的四個故事,內心的難受困悶到了極點。除《搬﹗》劇能讓人感舒坦和發展主線較清晰外,其餘三劇像在一個無出路的迷宮內慌張地橫衝直撞,不安、焦慮、歇斯底里到最後轉為無奈、絕望、迷茫。故事連基本的「轉、承、起、合」也沒有,四十九分鐘的演出沒有任何推進,不停出發,卻又不停兜回原處,讓人窒息。是我們這個年代太「灰」了嗎?是我們真的沒有出路了嗎?如果這就是編導們想帶出的訊息的話,那,請再清晰一下思路,深入一點刻劃這些人物的精神狀態和背後的原因,否則欠缺說服力。朋友說,「為賦新詞強說愁」。不知道西西有沒有來看演出,如果來了,她會有甚麼感覺。演員方面,演出過於誇張、造作。在像麥高利這樣的小劇場裡,面對小數的觀眾時,和觀眾的直接交流至為重要。當音效過大、演員過於聲嘶力竭,把台詞、音響從觀眾頭頂掠過,直飛出小劇院時,觀眾已經「死晒」,不存在了。再者,部份演員,尤其是《懸》劇的演員,說話速度如開機關槍,連珠炮發,根本聽不清楚在說甚麼。整劇比西西的小說少了一份幽默、輕鬆和樂觀,多了一份外在的「灰」,就像那塊永不散去的「黑雲」,但作為一個個體,他的內心又會呈現一片怎樣的光景?我在整個演出中甚麼也看不見。難道這就是我們七字頭人的共同感受?我懷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