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提供 /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及藝術家
原文刊載於「明日風尚」五月號
繼《畢卡索和他的大師們》之「畢卡索 / 德拉克羅瓦」展覽後,盧浮宮博物館再次將當代藝術創作與經典作品拉至面對面。是次獲邀請的是著名法籍中國當代藝術家
1960年出生於上海的嚴培明文革時曾是火紅火熱的政治宣傳畫的畫家。19歲遠走法國,縱然放逐異邦,在自由的國度裡創作,但他的作品中始終保留著沉重的歷史傷痕,白、黑、灰成為了他唯一的色調。近年的創作則更直接也指向政治人物,毛澤東、奧巴馬、教宗等是繼「父親」後的另一個權利形象代表。被法國藝術界眤稱為「明」的嚴培明二十多年生活在法國中部小城第戎,市長將他稱為第戎的驕傲,並授予他榮譽市民的稱號。展覽舉辦的同時,他又獲頒贈法國榮譽騎士勳章。
嚴培明在巴黎郊區的工作室便是製造艾菲爾鐵塔的舊工廠。巨大的工作室分為幾部份,包括居家、飯堂式的大廚房、幾個小工作室。其中最大的,也是嚴培明工作的地方,是一個一千多平方米的大工廠,我打趣也說 (其實心裡很想)︰「在這地方辦展覽簡直是一流。」可他回答說「不願意」。工作室空間太大、樓底太高,供暖系統不可能運作。嚴培明在這裡工作時,是全天候的自然採光和溫度,每每工作到快凍僵了的時候才到隔壁的房間取暖。嚴培明的畫作很大型,看他工作的照片,是穿著雨衣,從頭蓋到腳,拿著看地拖的大掃子畫畫。到底,當藝術家就是件辛苦事。出了名,還得繼續辛苦幹呢。
嚴培明 –《蒙娜麗莎的葬禮》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德農廳
2009年2月11日至5月18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