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June 2008

Dress Up Kobe Burger -- the Haute Couturie!


£85 ...

Burger King has announced an £85 luxury burger which will be available at selected ‘upmarket’ central London locations (just what that means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foie gras and kobe steak burgers are enough to change the middle classes opinion of this fast food chain remains to be seen, we are just desperate to get our chops around a burger that costs more than a flight to Greece!

While this will be seen by many as a PR stunt to help shift the companies client base from low income families to ‘more money than sense’ city types, we’re sure that it will help them in their ongoing quest to challenge McDonalds in the quality of product stakes. A move which is sure to counteract McDonalds recent "coffee shop" reinvention.

The funny thing is, not even that you won't buy it, but the BK themselves do not expect anyone to buy the so frenchy burger! You may start to wonder if it means a phantom burger of an illusionary pub!

倫敦的Burger King將於六月中推出全世界最昂貴的牛肉漢堡麭,暫訂價格為85英鎊,但預計沒有人會願意掏腰包把這個價值不菲的漢堡麭帶回家。這漢堡麭的尊貴在於以日本的Kobe牛肉為主要材料, Kobe牛肉來自日本的特種母牛,牠們的飼養方法也同樣尊貴,因為牠們是以啤酒及SAKE養大,以確保肉質嫩滑多汁。極盡侈華之能事,這款漢堡麭將摒棄一直以來的蕃茄汁,配以罕有的法國藍土司及鵝肝醬。

此外,顧客還可以選擇以法國黑磨菇truffle代替普通的磨菇,或加以鮮甜的老虎蝦王﹗這85英鎊的漢堡麭將破兩年前一家紐約快餐店推出的80英鎊最昂貴三文治,僅限於倫敦的Kensington及Chelsea兩個地區的指定Burger King店內出售。但同一餐牌上出售的漢堡麭,最便宜僅需1英鎊,所以相信沒有人會打這個新產品的主意。但飲食界評論人Lucy Barrett指,推出一個沒有人購買的漢堡麭,並非我們想像中般滑稽無聊。正如Burger King的發言人稱,這是為了抬高身價,把Burger King的地位調處於競爭對手如麥當勞等快餐店之上。
文字/ 丁燕燕
原文刊登於「明日風尚」五月號

27 June 2008

Caviar Sorbet of Philippe Faur

A new mountain in gastronomy has been climbed and conquered. Upscale French artisan ice-cream maker Philippe Faur has made his idea of creating a caviar sorbet come true thanks to a collaboration with Armen Petrossian. Here comes a world premiere sorbet made of 60 % of caviar Alverta Royal Petrossian, from a white sturgeon, which took both specialists 6 months to develop......

100% french, while the italians stay with fruits, the french ice-cream maker is staging his Truffle Ice-Cream, the Roquefort ice-cream or the Foie Gras de Canard sorbet developed with Rougié, the winner of Grand Prix International de l'Innovation 2007. Today, the ice-cream maker becomes a top brand, The Philippe Faur creations, and the name means to say all products are made with 100 % natural ingredients, without any addition of coloring or artificial flavors, or flavor enhancers. The milk used in the ice-creams comes from mountain cows milked the very morning. Only ripe fruits, ingredients and alcohols of the highest quality are used.

The ice-creams so far are only shipped within France in a special packaging that prevents them from melting for 72 hours, although international customers sound numerous. A 100 ml tub is priced at 118 €. A 15 ml sample size is also available for 18 €.

法國冰淇淋大師Philippe Faur 與餐飲業大亨Armen Petrossian同共埋首研製六個月的魚子醬冰淇淋終於面世。這款獨一無二的Sorbet採用全天然物料製成,魚子醬含量達六成,一小匙的Sorbet放進嘴裡,就聞到不可擋抵的魚子鮮甜味道。

Petrossian先生在餐廳裡推薦這款新鮮出爐的Sorbet作為餐後甜點,同時他還建議客人們合著煙三文魚或新鮮帶子一起品嚐。極為大方的魚子醬含量也把Sorbet的身價大大提高,100毫升就要118歐元,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但四人份的禮品裝價值72歐元,還是不錯的送禮之選。

魚子醬Sorbet現於各家Petrossian餐廳及Philippe Faur店有售,還可以從網路上訂購︰www.philippefaur.com

Glacerie Artisanale Philippe Faur Allans - 09160 CAUMONT

電話︰05 61 66 87 35



文字/ 丁燕燕
原文刊登於「明日風尚」五月號

22 June 2008

塞納河上的水上巴士

文字及攝影 / 丁燕燕
原文刊載於「明日風尚」六月號

記得電影《日落巴黎 (Before Sunset)》裡,女主角Céline被到遊巴黎的舊情人Jesse拉上觀光船Bateaux-Mouches時,慌忙大叫︰「我不去﹗這是給遊客的…… 糗死了﹗」的確,對巴黎人來說,乘船遊塞納河是一樁糗事,只有遊客才會上觀光船。只是塞納河兩岸古色古香的建築群,確實景緻怡人,對堅持不做糗事的巴黎人來說,也是一種遺憾。遺憾終於可以彌補了。

從六月一日起,巴黎首班水上巴士Voguéo 起航﹗巴黎人因這破天荒的盛事而興奮起來,四月底開始進行的技術首航時,已吸引大量市民圍觀,躍躍欲試。這些水上巴士由定做的淡藍色和嫩綠色的雙體船隊組成,每艘船可載運七十名乘客。新的河上公共交通工具將於Gare d’Austerlitz 火車站至 Maison Alfort – Eocle Vétérinaire 一段河道航駛,途經往三個碼頭,包括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François-Mitterrand –Tolbiac、Bercy (即Cinemathèque及大型演唱會及體育賽事舉辦場地Palais Omnisports) 及塞納河東部近郊Port d'Ivry。新服務將試驗兩年,計劃於2010年將服務推展至整個巴黎中心及整個塞納河段。班次方面,週一至週五,每20分鐘開出一班船。在週末則減至每30分鐘一班。船票與現時的地鐵月票、周票通行,乘客可以自由上落,零售票每程為三歐元。


Paris commuters now have a new maritime option for traveling to work--and Euro-strapped tourists are in luck with a cheaper alternative to pricey Seine tour boats.
Voguéo, a new fleet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boats, set sail on Sunday. The boats run from Gare d'Austerlitz train station on the Left Bank and make several stops throughout the city, as far as Maisons-Alfort in the Southeast suburbs.
While the €3
price tag is double what you'd pay on the Metro, it's a bargain for those looking to view the city from the Seine while avoiding tourist trap cruises.


The initiative is part of Mayor Bertrand Delanoë's plan to reduce car traffic by 40 percent by 2020, and the city hopes to extend the program all along the Seine in the coming years. The covered, heated catamarans run from 7 am to 8:30 pm on weekdays and 10 am to 8 pm on weekends.

20 June 2008

Sophie Calle – Prenez soin de vous

文字/攝影︰丁燕燕
(鳴謝︰Kleinefenn / AIA productions)
原文刊於《優雅雜誌》 六月號)


法國當代女藝術家中,我最欣賞的其中一位就是概念藝術家Sophie Calle (索菲·卡麗)。索菲有層出不窮的鬼主意,每一次出招,准會叫人驚歎。極端地說,她就是怪人一名,如果不當藝術家,她會是出色的「整蠱專家」。

舉兩個例子。在1978年的作品Filatures Parisiennes中,她在街上突發奇想,決定跟蹤一位陌生男子一星期,記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事情演變下去,成為了1980年的Suite Vénitienne,同樣的策略,但女主角沉迷執意跟蹤陌生男子,結果從巴黎跟到了威尼斯。另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作品是1983年的Le Carnet d'adresses,索菲在街上拾到電話簿,平常人把它放路旁或交給管理員就了事,但索菲又來奇想,聯絡電話簿裏的人,與他們會晤,訪談每週在報上刊出,以描繪出電話簿主人的模樣。最後展覽在龐畢度中心開幕時,主人翁終於聞息而至,並提出抗議導致開幕禮變為閉幕禮。索菲的作品是怪誕,不過亦令人拍案叫絕。

最近在巴黎國家圖書館展出的索菲·卡麗個展 -- Prenez soin de vous 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索菲的作品。創作靈感來自一封沒署名的分手電郵,而抬頭的確是致給索菲的。最後一個句子大概如是︰「其實你人很不錯,很體貼很有個性,也很出色,但是我們之間有不一樣、不配合、不妥當的地方,所以還是不要在一起了,請你好好照顧自己。」於是,索菲便把這封分手信發給107位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女性作重新演繹,以她們自己的表現方式、角度去理解和反應。於是,心理分析、法律審判、語言分析、字跡分析、性心理、犯罪學、塔羅牌占卜、外交原則、人類學分析等專業,還有演員、舞蹈員、哲學家、教師、社工、家庭主婦、記者、棋手、歌手、物理學家等女性都被請來評論事件,甚至鸚鵡Brenda被邀請來表演憤怒啄破信件的一幕。索菲給予參與者最後的空間與自主,她只是從旁攝影及記錄。最後展出的,是107張人像攝影、手稿及錄影。索菲說︰「是她們製作了這個作品。」

展覽現場擁擁濟濟,姐妹們擠滿一堂,一同發聲。可以想像那可憐的提出分手者一定被罵得狗血淋頭。展覽彷佛沒有男性發聲的位置,參觀的人也以女性居多,但展覽背後的主腦人,依然是男性。展覽總監是前任龐畢度中心主席、現任國家圖書館館長 Bruno Racin,策展人及展場設計則是大名鼎鼎的藝術家Daniel Buren。被問到假如自己是那位提出分手者,將會對這個計畫有何感受時,Buren回答說,「我想每個男人都會感到不快。」那索菲的目的是要報復嗎?還是女性一貫找一眾姐妹們訴苦的做法呢?還是要以藝術的方法把分手的傷痛昇華?

展覽去年在威尼斯雙年展的法國國家館展出,獲得一致好評。這次移師巴黎館書館展出,索菲直言地方更好,展出更完整更理想。

1953年在巴黎出生的索菲,一直以概念藝術的方式來溶解生活與藝術、隱私與公開、窺視與參與、暴露與隱秘、幻想與現實的關係。索菲·卡萊的作品通常像一個調查或抽樣調查的結果。但它也可以看作是進行的試驗、紀錄片或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自傳。她稱自己為「紀實藝術家」,如她暗中跟蹤陌生人,監視他們,或詢問陌生人,讓他們無意識地加入到她的遊戲與故事中。公眾對她的作品或是極喜歡、或是極反感,而我絕對欣賞她的創意、幽默和執著。

9 June 2008

Vapiano - The Casual Hip

Here, everything is simple. . Pick up a menu, pick up a chip-n-pin style card, pick up a tray and order your food. At each food and drink station there’s a little machine you hold your card up to and it records the price. Get as much - or as little - as you want, and when you’re done bring the card up to the cash registers and pay. Easy, right? Call it a canteen, if you want. But it provides you more, and much more than a canteen.

It’s name? Vapiano. Yes, it’s everywhere in Europe and in the US. But still, new to London. Open one week ago in Oxford Circus, the two-level restaurant offers about 300 seats. The deco is classy, predominantly brown, flanked by a large chalkboard with quirky sayings and pictures. Seating is either high stools and benches at thick wooden tables or low, red, lounge-y seats with bright red circular tables. Upstairs are more of the same types of seats, plus long sofa banquettes. On each of the wooden tables are little potted rosemary and basil plants. Can customers have fresh herbs directly from the plants?


Here, everything is fresh. Although people call it a fast food restaurant, the actual food is anything but, with pasta made on the premises fresh every day and key ingredients (like mozzarella) imported from Italy. Whilst there are a couple of salad options, mains are basically pizzas and pastas. Pasta is made right in front of you (it only takes a couple of minutes) so you have the chance to specify what ingredients you want: a bit more chilli, a bit less salt. When you order a pizza they give you a buzzer, which goes off right as it’s coming out of the oven.

Prices are decent, especially with the tourist trap that’s Oxford Street right down the road, with main courses ranging from price brackets of £5.50 to £8.50. Cheap n Chic, this is the place: somewhere between the nicest of fast casual and hippest of casual dining restaurants.

Vapiano, 19-21 Great Portland Street, London

8 June 2008

Dans les pas de Mrs. Dalloway

文字及攝影︰丁燕燕
(原文刊於《創意城市》 五月號)

1941年3月28日,佛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 在River Ouse投河自殺。
六十七年後的同一天,我帶著伍爾夫的名作《Mrs. Dalloway (載洛維太太)》重遊倫敦,沿著Clarissa Dalloway的步履,細味今昔英倫。

「載洛維太太說她會自己去買花。」那是1923年六月的一個星期三早上,載洛維太太為了晚上的宴會而外出買花。她從西敏寺附近的家出發,往西北方向走到位於Bond Street的花店。一路上,載洛維太太的思緒飄忽交錯,戰後的英倫讓她想起了童年時的鄉下和夥伴,還有她的人生。我跟隨著載洛維太太的腳步,開始今天的旅程。

我們從英國的政治中心西敏市出發。建于1062年的哥德式白色西敏寺是英國皇室的陵墓(圖一),東面是著名的國會大樓和大笨鐘,西面是帶有藍色大門的Dean’s Yard伍爾夫沒有說明載洛維太太的家在哪里,但我們可以穿過Dean’s Yard,來到Great College Street (圖二)。根據小說裏的描述,載洛維太太應該是住在這條街上。那是一排排均衡而對稱的十九世紀喬治風格建築,今天看到的,依然是1923年的紅磚樓房。這些建築物經歷了兩次戰火的洗禮和倫敦規劃師的粗暴改造而依然屹立不倒,我不得不感歎它們頑強的生命力。載洛維太太從家裏出來,往西走,來到維多利亞大街。也就是在這裏,她聽到了大笨鐘的鳴聲。伍爾夫以洗練的筆觸來描寫它,「先是一種預告,音樂感的;然後擊響正點,逝者如斯」。大笨鍾洪亮如昔,一秒不差地運行著。十點鐘。一陣清澈鐘鳴聲過去,「那沉重的鐵圈融化消失在空氣中」。

穿過泰晤士河,在大笨鐘的對岸是建於千禧年的London Eye。我從遠處眺望它那懸掛在天空中的小子彈,彷佛時間凝固在空中 (圖三)。載洛維太太沒有見過這座鐵造巨輪,我想像她暗地裏嘲笑著那些坐上摩天輪看風景的人,因為她喜歡走在倫敦街頭,這是認識這座城市的最好方式。就如在維多利亞大街上,她看見了馬車、小汽車、巴士、貨車、前後夾著看板的三文治人、吹銅管樂的樂隊、上空還有飛機雷鳴而過。這是她所愛的一切︰刧後餘生的人群、喧嘩紛擾的倫敦、六月裏的這一刻。

從維多利亞大街右轉進Dean Farrar Street, 左轉至Tothill Street,右手邊就是Queen Anne’s Gate。載洛維太太橫過北邊的Birdcage Walk來到St. James’s Park,在這裏遇上了老朋友Hugh Whitbread。走進那安靜而帶點霧氣的公園裏,一張張迷離的面孔重現眼前,載洛維太太回到了過去。當年載洛維太太走過的湖心鐵橋己被拆掉,今天我取道圍繞公園西面的小路,來到白金漢宮。這是英國君主的官邸,現在是國家慶典及皇家娛樂的地方。每天早上十一時點進行的禁衛軍交接儀式還要等到四月才開始。載洛維太太從公園的林木中望見皇宮,「國王和王后都在皇宮裏」。剛巧,今天女王和親王都在皇宮裏,聽說皇宮上的國旗就是一個標誌。

重舍載洛維太太的方向,我沿著Queen’s Walk來到 Piccadilly大道。當年載洛維太太看到的建築今天都已面目全非。根據伍爾夫1925年的散文記載,Devonshire House已被一間粗糙的小屋取代,今天小屋也被Marks and Spencer’s取代。當年住在Piccadilly大道80號的Burdett-Coutts男爵夫人喜歡在窗口排設一對彩瓷鸚鵡,那天載洛維太太也注意到了,可惜房子早就被拆了,鸚鵡也不知哪里去了。傍邊82號的Bath House己於六十年代拆卸,成為了今天的國防部大樓。當載洛維太太順路去看看Hatchard’s書店的時候,我走進了國防部大樓的美式咖啡廳,要了一杯義大利咖啡。

載洛維太太繼續往北走,來到Old Bond Street。「Old Bond Street總叫她著迷」,伍爾夫這樣告訴我們。可惜花店不見了,優雅的手套、帽子也沒人買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都是全球化的品牌和樣式,當中不乏美式酒店、法式三明治。New Bond Street的121號便是當年的魚販和他放在冰塊上的三文魚,今天的標誌是「Nicole Farhi」。是巧合還是註定?Nicole Farhi的丈夫David Hare便是電影《此時此刻 (The Hours)》的編劇,而這部電影就把伍爾夫和載洛維太太連在了一起。當年的Mulberry’s還在,而且門口永遠排著長龍,載洛維太太在裏面挑選著鮮花。就在這時候,對面馬路發生了小爆炸,載洛維太太從花店玻璃窗觀看著。伍爾夫的視線也就轉向了另一位主角Septimus和他的妻子Rezia。

我們的旅程也就在Mayfair的Bond Street結束,接下來是自由活動和購物時間,大家可以到著名的Oxford Street和Regent Street享受二十一世紀的視覺盛宴。而我,坐上了七路公車,來到Bloomsbury 的Russell Square,向北走到Tavistock Square,伍爾夫的故居就在附近,她的大部份小說都是在這裏完成的,當中包括了《Mrs. Dalloway》。在廣場的西南邊,我找到了伍爾夫的雕塑,今天上午的旅程總算完滿結束。

3 June 2008

The 5th Berlin Biennale - When Things Cast No Shadow

文字及部份攝影 / 丁燕燕
相片鳴謝 / 柏林雙年展
原文刊於《創意城市》 六月號)

我手裏拿著一份柏林地圖,站在一片荒蕪的雜草叢中,前面就是柏林圍牆遺址。朋友告訴我,旁邊曾經是著名的「死亡地帶」,現在人群在那裏徘徊,地面鋪滿被巨型雪糕匙挖空了的坑。我探頭研究著樹幹上的小牌,上面寫著「Kilian Rüthemann, Stripping, 2008」。(圖二) 噢,這是一件藝術品。我看看手上同樣劃滿點點和圈圈的地圖,像一盤散亂的棋。在這棋盤中,我找到了雕塑公園Berlin-Zentrum。曾經被柏林圍牆一分為二的公園,現在又被發展商一分為三,辦公大樓、一座舊煙廠和國立護照印刷廠,楚河漢界。在這壓在歷史的夢魘和現代發展的土地中,還有過度生長的雜草、石頭和當代藝術。


在雕塑公園中間是來自捷克的藝術家Katerina Šedá (1977) 的作品《Over and Over》(圖三),她從家鄉Lisen搬來十件鄰居慣用的圍欄,包括越建越高的圍牆、木板、鐵欄、木門等,縱然危險並不一定存在,但猜忌和社區陌生化已把人孤立,生活在一座座自設的圍牆裏。不遠處的荒涼地帶是挪威女藝術家Lars Laumann (1977) 的錄影作品《柏林圍牆 – 我是如何愛上它》(圖四)。影片講述一個嫁給柏林圍牆的女人深信她和她的丈夫有著海枯石爛的愛情,縱然圍牆已被拆卸,她如昔陪伴在退休的丈夫身旁。彷似天方夜譚,但原來真有其事。1954年3月20日出生的瑞典女人Eija-Riitta于1979年6月17日與柏林圍牆舉行婚禮,還請來賓客作見證,自此跟隨丈夫改姓為 Eija-Riitta Berliner-Mauer。影片中,穿著白衣白褲的圍牆太太蹲依著丈夫,彷佛與圍牆融為一體,又彷佛在追悼、哭泣著丈夫的離去。Laumann說圍牆太太是一個戀物者,她的丈夫是她的性化物件,它有著靈魂、感情、欲望、思想,他們以電波談戀愛,她對它訴說的一切和一切,它都永遠記在心中。


另一個展覽地點是位於柏林市中心地帶Mitte的Kunst-Werke當代藝術中心,該中心是柏林雙年展的大本營,過去四屆雙年展均在此舉行。今年Kunst-Werke以展出錄影為主,包括Babette Mangolte (1941) (圖五)、Jos De Gruyter (1965) & Harald Thys(1966)、Michel Auder (1945)等大師的作品。最讓我感到興奮的是巧遇Manon de Boer 的錄影《Two Times 4’33’’》 (圖六)。當代音樂大師John Cage的4分33秒無聲演奏會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現場到底是怎麼樣的呢?這個錄影是John Cage第二次演出時拍攝的,他在鋼琴前坐下來,安置好計時器,開始倒數。觀眾表現得份外安靜有耐力,透過錄影,我的耳朵同時感受到寂靜的氣壓﹗4分33秒過去後,是觀眾的鼓掌聲。而最後de Boer把窗外的風聲、樹聲引進演奏廳裏,增加現場感。在大堂裏,土耳其藝術家Ahmet Ögüt (1981) 以瀝青平鋪四百平方尺的地面,一件極對簡約而壯觀的作品,可惜很多參觀者不為其然地走了過去。又一件作品是Cezary Bodzianowski (1968) (圖七)的錄影裝置,在柏林這座城市裏同時上演著的不同故事。


1968年由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設計、有「光與玻璃聖殿」之稱的新國家美術館Neue Nationalgalerie,也成為了今屆雙年展的展廳之一。這裏展出的作品以雙年展委約創作為主,故大部份藝術家選擇與建築空間進行互動。如全落地玻璃牆身的建築物被Daniel Knorr的彩帶包圍著,入口是波蘭藝術家Piotr Uklanski的大型雕塑作品 -- 以線條勾勒的一個堅定的拳頭。 (圖八) Paolo Pivi 的作品《如果你喜歡,那我感謝你。如果你不喜歡,那我抱歉。無論如何,請慢用﹗》,題目叫人想起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獄之門上,共樣刻著「棄絕一切希望吧!入門者!」這是一件由色彩繽紛的仿珠寶設計而成的作品,庸俗而引人入勝的裝置雖然有點擋擾展廳入口,但大家還是很興趣地研究其真假。

比較僻遠的展館是位於柏林東面的Schinkel Pavilion,這裏曾經是Friedrich Wilhelm三世的夏宮,現在被改為展覽館。由五位年輕的藝術家負責策劃他們的老師的作品展。其中最矚目的是由Nairy Beghramian (1971)策展的《時鐘裏的燈光》(圖九),展出現年98歲的瑞士設計師Janette Laverrière的一系超現實鏡框設計作品。


今屆雙年展的另一特色是增加了晚間表演節目,統稱為《我的黑夜比你的白天美》的六十三個節目於兩個月的展覽期間相繼推出,包括有行為藝術、朗誦會、演出等。


上屆柏林雙年展《Of Mice and Men》的成功,讓今屆增添了不少壓力。兩位策展人Adam Szymczyk及Elena Filipovic相對年輕,而今年的題目《當一切都沒有影子》來得詩意而感性。我在想,當藝術沒有了影子,它還存在不存在?參觀了雙年展後,讓我想起去年卡塞爾檔展中Gonzalo Diaz的作品《Eclipsis》,當我用身體遮掩住投影機時,我在螢幕前讀到這樣的字句︰「你長途跋涉來到德國,只為了在自已的影子上看到『藝術』兩個字」。或許,是屆雙年展的目的,是邀請我們以自己的影子來呈現藝術。


第五屆柏林雙年展
05.04.–15.06.2008
When things cast no shadow


圖片說明︰
圖一︰策展人 Adam Szymczyk 及 Elena Filipovic ©柏林雙年展
圖二︰Kilian Rüthemann, Stripping 2008 鳴謝Rüthemann
圖三︰Kateřina Šedá, Over and Over, 2008, Installation, 鳴謝Šedá
圖四︰Lars Laumann, Berlinmuren, 2008, film still, 鳴謝Laumann
圖五︰Babette Mangolte, Presence, 2008, video installation, 鳴謝Mangolte
圖六︰Manon de Boer, Two Times 4’33”, 2007/2008, video, 鳴謝de Boer
圖七︰Cezary Bodzianowski, Urbanus, 2008, Performance / film 鳴謝Bodzianowski
圖八︰Piotr Uklański, Untitled (Fist), 2007, installation;
Daniel Knorr, Nationalgalerie, 2008, installation, 鳴謝Uklański 及 Knorr。
圖九︰Janette Laverrière, La lampe dans l'horloge, 2008, installation 鳴謝

2 June 2008

Marc Riboud ── 中國攝影40年

文字及攝影 / 丁燕燕
相片提供 / Marc Riboud
(原文刊載於 「明日風尚」08年6月號)

引子

法國攝影家馬克˙呂布 (Marc Riboud) 從事攝影事業五十年之久,他是第一批進入拍攝現代中國的外國攝影師之一,四十年來,馬克多次往來中國,在這片廣闊的土地裡留下足跡,也為世界人們留下珍貴的影像印記。今年四月底在北京舉行的攝影展,是國內第一次較全面地展示馬克˙呂布的中國創作。展覽全視角的呈現中國的這段歷史:從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到當今的中國,通過其著作《在中國的40年攝影之旅》中精選的50多部作品,他將向我們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充滿魅力的中國。

策展人Romain Degoul及Flore Sassigneux是北京大山子798的巴黎˙北京畫廊的主持人。Romain和馬克2005年在北京認識,從那時始便產生了「馬克攝影展」的念頭,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後,去年九月正式和法國領事館協談成功,展覽成為今年五月的《2008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演 》的節目之一。策劃好時間,展覽同時成為了畫廊第二個空間的開幕展。


馬克˙呂布

跟馬克約好下午三點鐘在他家作訪問,我特意帶來了《明日風尚》四月號以Henri Cartier-Bresson做封面的雜誌給馬克。他興緻勃勃地指著封面照片說︰「你看,牆壁上這塗鴉人像很重要,他的鼻子、嘴唇、下巴的線條和這個打哈欠的小販是一種對應,我們叫它押韻。」押韻在馬克的作品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例如數幅八、九十年代在中國完成的作品裡,我們經常看到行人和牆壁上大型廣告的互相呼應。但必須指出,馬克的作品中,幾何構圖是很重要的一環。就以1965年攝於北京琉璃廠街的作品為例子,攝影師巧妙地利用格子狀的玻璃作為分隔線,把街外的情景井然有序地套進六個平衡的框架裡,每個格子呈現一個獨立、完整的故事,而兩邊女孩們的面向和視點又把整個畫面連繫起來。

很多人對馬克的認識,始於一張在巴黎隨處可見的明信片「鐵塔油漆匠」。這張經典作品攝於1953年,當時馬克剛好三十歲,全職從事攝影創作才不過短短兩年時間。之前,出生於法國里昂的馬克是一名工程師,他十三歲開始以父親贈送的小型口袋攝影機自行創作。1951年決定轉投藝術創作後,馬克去了紐約,後來在巴黎認識了著名攝影師Henri Cartier-Bresson及Robert Capa,後來又獲兩位前輩邀請進入攝影師組織 Magnum Photo。馬克一生縱橫世界六十多個國家,中國是他造訪次數最高的國家之一。在他的工作室、書房裡,到處堆滿了一排排、一盒盒、一箱箱的相片、膠卷、底片、幻燈片等,他細心地一一編碼歸類。訪問他時,剛好是1968法國五月的四十週年紀念,馬克的作品又一次成為刊登焦點,八十五歲的老人家依然健步如飛,接受不同媒體的訪問。在工作室裡,相機旁是一堆堆相關的報章雜誌。我們在一個角落安頓下來,開始中國之旅。

第一張中國相片


在馬克發表的眾多中國攝影作品中,最早的是一張攝於1956年的人像。相片中,一個身穿黑衣寬褲的中年女人倚坐在火車座位上,梳理得貼服整齊的頭髮往後纒髻。她雙臂繞疊,頭側倚在手臂上,眼簾半垂,雙唇微張,一邊腿放鬆伸展,另一邊抬高放在扶手上,是散漫無聊,還是若有所思?陽光從她背後的車窗射進來,輕撫著她的臉頰,為她更添幾分嫵媚。攝影師拿出相機,捕捉住這份漫不經心而不可擋禦的優雅魅力。她修長的倩影畫出了相片中美妙的對角線,而輕盈的坐姿、散漫的神態,剛好和那笨重而結實的座椅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然而,當我問馬克是哪一年到中國的,他郤回答說,「1957年」。

「我去中國之前,在印度留了一年,這很重要。因為是在印度時,才有了去中國的念頭。」這又是馬克的攝影生涯中不得不提的一件事。原來,馬克於1956年11月參加了在加爾各答舉行的釋迦牟尼涅盤2500週年紀念大會。這次會議中,他認識了兩個人,一個是周恩來總理,一個是同被邀請出席的達賴喇嘛,還有班禪喇嘛。在最近的西藏事件中,這個宗教加政治的歷史性會議又被重新提起來,而對馬克來說,就更加印象深刻。馬克回憶說,最近一次跟達賴喇嘛見面,是在十年前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而此時此刻,在馬克的工作室裡,桌上散佈著他在西藏拍攝的幻燈片。

也就是在印度,朋友告訴馬克說,中國 ── 外國人是「進不了」的。這三個字反而勾起了馬克的好奇心,因為「進不了」,所以馬克選擇走進中國。「我從印度出發到香港。因為進不了,所以,我是徒步走過當時的中、英邊界羅湖。那海關幾乎沒有人,和我一起等過境的,只有寥寥數個外國人。過關後,我在那裡找火車北上中國。」因為過關手續等問題,馬克在邊境滯留了兩、三天,當他正式進入中國國境時,是1956年12月31日。中年婦女的相片,便是在廣州的火車上拍攝的。「當年中國很窮,但很純樸、很乾淨。當我看見這個女人,我不能相信她是從一個農民家庭走出來的。儘管她的生活艱困、樸素,但她展現著與生俱來的高貴和尊嚴。」


中國旅程


從1956年除夕到2006年10月出席蘇州博物館新館開幕典禮的五十年間,馬克多次往來中國,每次逗留的時間總會比別人長。1957年的第一次中國之旅長達四個多月,時值嚴寒的冬天,馬克獨自跑遍了中國。他還記在北京時住在「北方飯店」,現在已拆了,他興奮地告訴我他的三輪車車夫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叫「Joe」,我打趣說,搞不好他是姓「周」,周恩來的「周」﹗馬克大笑,「別打破我美麗的泡泡。」馬克友善健談、關懷、好奇、富幽默感、喜歡開懷大笑。策展人Romain Degoul 說,在他籌備是次展覽期間,不少中國藝術家對他說,「噢,馬克﹗他是我朋友﹗」的確,馬克已成為許許多多中國人的朋友。

到中國時,他總會有官方指派的翻譯員跟隨著他外出工作,他稱他們為「守護天使」。守護天使從來不直接地說這個不允許、那個不允許,只會說,「同志,該走了」。馬克自豪地說︰「幸好我比常人走得快,這就等於是我的自由了。」馬克深諳「面子」這回事,所以從不為難天使們,以免日後為難自己。訪問期間,馬克跑去找來他的寶貝,具體告訴我他是怎樣學會了「面子」這回事。那是一件未經鑑定的青銅花瓶,可能是明朝的古物,要把它帶出境必須要有允許證明。於是馬克把它帶到相關部門,兩位高級官員拿著花瓶研究了老半天不知是真是假,最後判決是,「你是我們中國的好朋友,這是一件紀念品吧。」文件發了下來,既是紀念品,真假都沒關係了,就這樣挽回了大家的面子。

馬克曾經說過,「我去王府井大街的次數比去香榭麗舍大道還要多。」王府井區的胡同對33歲的年輕攝影師充滿了迷幻和吸引力,縱然未能找到昔日衣香鬢影、搖曳生姿的場景,但漫步街頭郤驚異發現那種胡同獨有的新舊交迭,竟能那麼恰如其分的譜出歷史二重奏。一張著名的人物特寫就是在王府井大街拍的,馬克在街上偶遇這位頭帶羊毛圓邊帽子,身披白皮裘領長袍,手拿未點燃的香煙,看似漫無目的地在街頭閒步的婦人。她的頸子挺直,頭抬得高高,步姿悠閒而高雅,一幅漠視眾生的高傲神態。馬克說︰「五、六十年代在街頭抽煙是年長女仕的專利,她的衣著神態,想必是一位胡同的女仕,她背後一定有很多故事。」這張作品,讓人聯想起法國詩人Baudelaire的名作《Le Cygne》,她就是詩中那隻被錯置在一片頹垣敗瓦的城市改建空間裡的高貴天鵝。

正如其他的大部作品,馬克都是從側面拍攝人物,因為那時候外國人是不可以和中國人交談。當然語言不通可以談也談不來,但硬性的管制使最基本的眼神接觸也變得不可能了。透過鏡頭觀察別人成為了馬克的專利和方法,同時他也注意到那一雙雙害羞而好奇的眼睛正不時偷看著自己,偷拍者成為被偷窺的對象。馬克的另一張著名特寫是毛澤東在晚宴中舉杯敬酒,「喝的是茅台。」馬克指著照片說,「我和毛澤東晚餐,不要告訴別人那是二百人的晚宴﹗」 這可能是極小數的毛澤東正面寫照,「拍完照片後,他們告訴我,不可以正面拍攝毛主席。為什麼?那要問毛澤東了。」

馬克是一個敏銳而富人文關懷的觀察者。1965年,馬克第二次到中國,時值文化大革命前夕,他的攝影作品記錄了個人的觀察和理解,也見證了一個大時代的來臨。在瀋陽某間小學裡,上百名小學生帶著紅領巾和臂章,手裡抬著木製步槍,模仿著解放軍步操遊行。「這場面叫我害怕。」年末,因事態的發展,馬克就離開了中國,而這些小學生不久之後也成為了紅衛兵,木槍變為了真槍。馬克在北京遇上了不同的學生遊行,在一次反對美國介入越戰的遊行中,胡志明成為了毛澤東的好同志,一個來自美院的學生當起領導,激動地高舉拳頭,喊著口號。十五年後,中國跟越南打起戰來。同樣拳頭高舉,情緒澎湃的,是1992年攝於上海某證券行外的群眾,那有力的拳頭緊握著的是每天發行三十萬的《股市日報》。報上標題︰「變富裕後,須講美德。」旁邊的另一個暴發戶接應說︰「沒錢時,我為生活而工作,現在我是一個人,一個自由的人。」股民都相信他們的股票只會升值,然而,不幸地股票不久就大幅波動跌價。在上海的另一角,1993年的外灘依然是展示上海眾生相的最佳舞台。這件作品中,前面是從家鄉到上海奔走謀生的流浪漢,後面是抱著小皇帝的祖母。而馬克告訴我,每天早上,同一個地點,是某某探戈組織的舞場﹗當代中國對馬克來說,是一個躁動的年代,以前的政治宣佈變成了今天的商業廣告,其密集度和大小尺寸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前反對美國的消費主義及文化霸權,現在凡事以美國為標準。中國變得太快了嗎?「可以這樣說,但也可以說根子裡還是一樣的。」


紀實攝影?

馬克的記性超乎想像,一些瑣碎的微細事物、旁枝末節他也記得一清二楚。和他一起翻著畫冊,幾乎每一頁他都有一個故事要說。他看著影像,思緒飄到那遙遠的年代和國度,每重述一次,他彷彿重訪一次彼岸。

往往,人們喜歡把他和他的兩位亦師亦友的蒙導 Henri Cartier-Bresson及Robert Capa的作品歸類為紀實攝影 (photojournalism)。但說到底馬克從不認為自己是記者,也不隸屬任何新聞機構,他的作品是軟性而非時事性,它們不受時間限制,不為分析或判斷某事件,它們是攝影師探索、理解、呈現這個世界的過程和印記。有時候馬克也會跑在新聞事件的最前端,但他會因應個人的原則、性格、喜惡而選擇繼續前進或停下來。他會避開血腥的一幕,他不會把自己放到衝突的風眼,他也不愛見證暴力、扭曲的人性。他不喜歡為既定題目做攝影,所以他鮮會接受委約創作。

他是一個觀察者,一個自由的、富人文關懷的觀察者,他游盪在世界各個角落,經驗過各式各樣的歷史事件,但他不為說教、不為見證、沒有政治動機、更非呈現「真實」。他的總結還是他最愛的街頭陌生人、生活中平淡的鎖事、困苦中勇敢前進的男女老少,從他們身上,馬克看到人性最閃亮的光芒。他就如一個街頭收集員,透過掛在頸上的Leica 收集美麗和幸福。

「美麗比暴力更有吸引力」,馬克說。



馬克˙呂布 ── 中國的40年攝影之旅
展覽時間:4月26日 – 6月14日
展覽地點:巴黎˙北京畫廊 (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798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