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June 2008

Sophie Calle – Prenez soin de vous

文字/攝影︰丁燕燕
(鳴謝︰Kleinefenn / AIA productions)
原文刊於《優雅雜誌》 六月號)


法國當代女藝術家中,我最欣賞的其中一位就是概念藝術家Sophie Calle (索菲·卡麗)。索菲有層出不窮的鬼主意,每一次出招,准會叫人驚歎。極端地說,她就是怪人一名,如果不當藝術家,她會是出色的「整蠱專家」。

舉兩個例子。在1978年的作品Filatures Parisiennes中,她在街上突發奇想,決定跟蹤一位陌生男子一星期,記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事情演變下去,成為了1980年的Suite Vénitienne,同樣的策略,但女主角沉迷執意跟蹤陌生男子,結果從巴黎跟到了威尼斯。另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作品是1983年的Le Carnet d'adresses,索菲在街上拾到電話簿,平常人把它放路旁或交給管理員就了事,但索菲又來奇想,聯絡電話簿裏的人,與他們會晤,訪談每週在報上刊出,以描繪出電話簿主人的模樣。最後展覽在龐畢度中心開幕時,主人翁終於聞息而至,並提出抗議導致開幕禮變為閉幕禮。索菲的作品是怪誕,不過亦令人拍案叫絕。

最近在巴黎國家圖書館展出的索菲·卡麗個展 -- Prenez soin de vous 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索菲的作品。創作靈感來自一封沒署名的分手電郵,而抬頭的確是致給索菲的。最後一個句子大概如是︰「其實你人很不錯,很體貼很有個性,也很出色,但是我們之間有不一樣、不配合、不妥當的地方,所以還是不要在一起了,請你好好照顧自己。」於是,索菲便把這封分手信發給107位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女性作重新演繹,以她們自己的表現方式、角度去理解和反應。於是,心理分析、法律審判、語言分析、字跡分析、性心理、犯罪學、塔羅牌占卜、外交原則、人類學分析等專業,還有演員、舞蹈員、哲學家、教師、社工、家庭主婦、記者、棋手、歌手、物理學家等女性都被請來評論事件,甚至鸚鵡Brenda被邀請來表演憤怒啄破信件的一幕。索菲給予參與者最後的空間與自主,她只是從旁攝影及記錄。最後展出的,是107張人像攝影、手稿及錄影。索菲說︰「是她們製作了這個作品。」

展覽現場擁擁濟濟,姐妹們擠滿一堂,一同發聲。可以想像那可憐的提出分手者一定被罵得狗血淋頭。展覽彷佛沒有男性發聲的位置,參觀的人也以女性居多,但展覽背後的主腦人,依然是男性。展覽總監是前任龐畢度中心主席、現任國家圖書館館長 Bruno Racin,策展人及展場設計則是大名鼎鼎的藝術家Daniel Buren。被問到假如自己是那位提出分手者,將會對這個計畫有何感受時,Buren回答說,「我想每個男人都會感到不快。」那索菲的目的是要報復嗎?還是女性一貫找一眾姐妹們訴苦的做法呢?還是要以藝術的方法把分手的傷痛昇華?

展覽去年在威尼斯雙年展的法國國家館展出,獲得一致好評。這次移師巴黎館書館展出,索菲直言地方更好,展出更完整更理想。

1953年在巴黎出生的索菲,一直以概念藝術的方式來溶解生活與藝術、隱私與公開、窺視與參與、暴露與隱秘、幻想與現實的關係。索菲·卡萊的作品通常像一個調查或抽樣調查的結果。但它也可以看作是進行的試驗、紀錄片或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自傳。她稱自己為「紀實藝術家」,如她暗中跟蹤陌生人,監視他們,或詢問陌生人,讓他們無意識地加入到她的遊戲與故事中。公眾對她的作品或是極喜歡、或是極反感,而我絕對欣賞她的創意、幽默和執著。